跳转到主要内容

新页面


 

教育一词的来源

最早出现于

一人:孟子

一书:孟子尽心上

一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拆开解释

一人:东汉 许慎

一书:说文解字

一句话: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概念

广义的教育

家庭、学校、社会 教育

家校社-三合力

狭义的教育

学校教育:教育者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对受教育者

更狭义的教育

思想教育活动

教育性 = 德育

教育的形态

按自身形式化程度(规范程度)分类

非制度化教育

学校产生前,教育与生产活动一体化

制度化教育(学校教育)

按运行的场所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按历史时间发展

农业社会教育

工业社会教育

信息社会教育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

主要指教师

教育活动起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习者)

主要指学生

教育影响(中介)

内容

形式

教育者不能等同于教师,受教育者不能等同于学生

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培养人(育人性)

教育只针对人,不能是动物

使人向好

有目的(目的性)

无目的的偶然影响不是教育

社会活动(社会性)

人的先天本能不是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不是教育,自学不是教育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国家消亡而消亡 错,人类社会产生就有了教育

历史性

不同时代教育不同

相对独立性(辨析题)

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同时受制于社会的发展规律(政治、经济、文化、人)

历史继承性

不同时代的教育之间,传承和接续,继承与超越

与社会发展不平衡(政治、经济)

超前或者落后

生产性

投资与经济收益

长期性

周期长,百年树人

(2023上/2018 辨析)教育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育发展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每个时代的教育都与以往的教育有传承与接续的关系。一定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的思想、制度、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等都是在继承与超越前一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

教育的功能

根据教育作用的对象划分

个体功能(本地功能)

对人的功能

  1. 个体社会化功能

  2. 个体个性化功能

  3. 个体谋生功能

    职业

  4. 个体享用功能

    精神满足、愉悦

社会功能(派生功能)

通过人对社会产生影响

  • 社会变迁功能

    推动社会进步

  • 社会流动功能

    • 横向流动

      换工作地点

    • 纵向流动

      升职加薪

人不学,不知道 → 个体功能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社会功能